作者:大檔家時間:2020-11-25
人事檔案信息是檔案館建設智慧的必要條件之一,高校智慧圖書館要依靠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結合高校圖書館檔案,整合檔案信息資源,實現智慧應用的整合。檔案館建設背景下的高校智慧人事檔案信息面臨著難得的機遇,隨著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傳統的實物檔案難以滿足新形勢下人事檔案管理的要求,人員檔案信息存儲量較大后,采集方法更加便捷高效,存儲更加安全,更好地適應了當前智慧檔案建設的趨勢。
高校檔案館的智慧建設是以高校檔案館管理和服務效益提升為指導,充分依靠智慧校園平臺,在數字檔案館建設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館藏特點,整合檔案數據資源,改善信息服務模式,實現業務應用智能整合,檔案資源共享,檔案管理高效,智能終端被廣泛用于建立大學檔案智慧建設的長效機制,為師生提供學校,基于LAN的社會用戶,校園網,整個媒體文件信息知識的傳播,是高等學校互聯網的新檔案。中國工程院院士,互聯網專家郭鶴泉在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SMART Archive的概念,即大數據,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
高校智慧檔案館的建設必須以檔案館的信息建設為基礎。只有在建立了檔案信息之后,才能通過Internet將其呈現給用戶。高校的人事檔案是教師和教職工的身份,學歷和資格的證明,并與個人薪資,社會勞動保障和組織關系密切相關。它們具有法律效力,是記錄高校教職工生活軌跡的重要依據。 2010年,中共中央組織部率先實現了干部人事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已有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部分中央單位完成了在職干部人事檔案的信息化工作。以浙江省檔案館服務為例,率先實現網上備案服務,在“外國館,跨館”省內實施,可以直接從互聯網上發布申請,檔案館的ll支持,電子郵件,注冊郵件,EMS四種發展國家檔案館藏檔案干部規范和人事檔案信息技術的方法作為國家標準于2017年7月正式發布并實施,是國家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工作的指導,國家一級對于全國范圍內的大學人員檔案信息統一標準很有幫助。
2021-09-13
2021-09-13
2020-11-30
2020-11-27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