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檔家時間:2020-08-24
檔案的保管工作是指根據(jù)檔案的成分和狀況,所采用的存放和保護措施。檔案保管工作的具體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庫房內(nèi)的檔案的日常管理;檔案流動過程中的保護;為延長檔案的壽命而采取的各種專門技術處理,如修復和復制等。那么檔案的庫房管理工作具體有哪些呢?
一.檔案庫房管理
(一)檔案庫房編號
檔案館(室)有多個庫房時,應將庫房統(tǒng)一編號。庫房的編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所有的庫房編一個總的順序號,另一種是根據(jù)庫房所在的方位及庫房建筑的特征進行區(qū)分編號。
(二)檔案架(柜)排放與編號
1.檔案架(柜)的排放要求
(1)排列整齊,橫豎成行。不同規(guī)格、不同式樣的檔案裝具適宜分類排列,盡可能整齊一致。
(2)有窗庫房的檔案架(柜)的排放應注意避光。
(3)行距適度,以便存取、通風。主要過道的寬度一般在1—1.2m之間,非密集檔案架(柜)之間的距離一般在80cm左右。所有檔案架(柜)均不可緊靠墻壁。
2.檔案架(柜)編號的具體方法
自門口起從左至右編架(柜)號,每個架(柜)的欄也從左至右編欄號,每欄的格自上而下編格號,沒有欄則自上而下編格號。
(三)檔案存放
檔案存放應按全宗來進行,一個全宗內(nèi)的檔案應集中在一起。如庫房或檔案架(柜)預留的空位不夠,后進館的與先進館的同一全宗的檔案不能放在一起時,可以暫時單獨保存,待將來調(diào)整庫房時再集中起來。全宗內(nèi)的照片、底片、錄音帶、錄像帶、技術圖紙、會計報表等檔案,可分別保管,對分別保管的檔案,應填寫參見卡。
庫房內(nèi)各個全宗的排列,有按全宗流水號排列和全宗分類排列兩種。通常采用按全宗群排列,即在保持全宗群完整的情況下,盡量將同一時期、同一系統(tǒng)全宗放在一起,以保持全宗之間的聯(lián)系。
檔案上架的次序應根據(jù)檔案架(柜)及其欄、格的編號次序進行。存放方式有兩種:豎放和平放。豎放采用較廣,便于存取;平放雖存取不太方便,但有利于檔案的保護,適合保管珍貴檔案、幅面過大的檔案。平放堆疊的高度應不超過40cm。
(四)檔案存放位置索引
檔案存放位置索引是采用表冊或卡片形式,將檔案在庫房及裝具中存放位置情況如實記錄和反映出來。
檔案存放位置索引是一種記錄、引導性的管理工具,便于工作人員切實掌握檔案的存放位置和迅速地取放檔案。在大規(guī)模搬遷(如檔案館遷址、檔案入庫等)工作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檔案存放位置索引有兩種編制方法:一種是以全宗或全宗內(nèi)的檔案為單位,指明它們的存放地點;一種是以庫房、架、柜為單位,說明各庫房、架、柜中存放了哪些檔案。其形式如表2—4—1、表2—4—2所示:
表2—4—1
以庫房及裝具為單位編制的檔案存放位置索引
表2—4—2
(五)檔案代理卡
檔案代理卡又稱代卷卡,在因提供利用或檔案館(室)內(nèi)部工作需要,如修裱、復制、縮微編檢索工具等,將檔案暫時移出庫外時,將檔案代理卡放在檔案原來的位置上,還卷時再將其取下。
檔案代理卡是一種簡便活用的管理T具實際卜是檔案不在時的替代物,便于庫房管理人員堂握檔農(nóng)流動情況和名全檢奮.還卷時核對準確,可有效地防止放錯位置現(xiàn)烏,檔農(nóng)代理卡式樣如表2一4一3。
檔案代理卡
表2一4一3
(六)全宗卷
全宗卷是由在全宗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管理記錄材料所構(gòu)成的案卷。它不同于全宗內(nèi)的案卷,應單獨保管。
全宗卷一般由檔案交接憑據(jù)、立檔單位與全宗歷史考證、整理工作方案、檔案實體分類方案(分類表)對全宗檔案進行檢查、清點的記錄以及檔案受損害、遭破壞的情況記錄和實施補救性措施的記錄材料、檔案銷毀清冊等構(gòu)成。總之,凡是在檔案管理活動中形成的對全宗狀況及歷史有原始記錄意義的文字、圖表等材料,均應歸入全宗卷中。
2021-09-13
2021-09-13
2020-11-30
2020-11-27
2020-11-26